汇总文学 > 心血运动论 > 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

推荐阅读:赣第德曼殊斐尔小说集涡堤孩永井荷风异国放浪记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日本侘寂德川时代的文艺与社会“意气”的构造西方文学史十二讲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一秒记住【汇总文学 www.hz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通过心脏结构的特点以及通过解剖中所发现的现象证明血液的运行和循环

    在所有的动物中,我发现心脏并非都是明确可分的……每一个具有肺的动物,都有两个心室,只要有右心室,都会有左心室,但反之却不尽然。胚胎中还不存在两个心室的差别。部位不同,动脉与静脉的差别不同,心脏中还有大量的柱状物。

    希波克拉底誓言

    在所有的动物中,我发现心脏并非都是明确可分的。实际上,有些动物,如植物形动物,没有心脏,这是因为这种动物是最冷血的动物,而且体积不大,组织松软,构造相同而且简单,其中如蛆、蛴螬、蚯蚓和那些产生于腐败物中并且不能保持其物种特征的植物形动物。这些动物没有心脏,也无需推动者将营养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它们的身体是合生同质的,而且没有肢体,所以只要屈伸它们的身体,它们就可以吸收、排出、运送和转送滋养品。牡蛎、贻贝、海绵以及整个植物形动物种类都没有心脏。这些动物的整个身体都可以作心脏用,或者说,整个动物就是一个心脏。许多动物,如几乎所有的昆虫,因为身材太小,我们很难辨识身体中的各个部分;在蜜蜂、苍蝇和大黄蜂等昆虫中,借助放大镜,我们能看到搏动现象。在虱子当中,我们也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因为虱子的身体是透明的,利用放大镜,可以发现食物经过肠,像是一个黑点或色斑。

    此外,在一些无血及冷血动物中,如蜗牛、峨螺、小虾和贝类中,存在着一个搏动的部位,是一种心室或心房,但没有心脏,实际上搏动时很缓慢,而且除了在一年的较热季节外,无法发现这种搏动。在这些生物中,这个部分的构造将会使之搏动,由于它们有了各种部分,或者它们的身体物质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密度,因此就必须有一部分进行搏动和分布营养液,不过搏动并不经常发生,有时在天气冷的情况下就不发生,这种时有时无的搏动很好地适应了这些生物的变化不定的性质,于是这些生物有时显得像活着,有时则显得像死了,有时表现出动物的活力,有时则像是植物。入冬隐藏起来的昆虫也是这种情况,这时的昆虫就像死了一样,或者仅仅像植物那样生存着,但是在一些红血动物中,如蛙、龟、蛇、燕,是否也发现这种现象,却是值得怀疑的。

    在所有大型的温血动物中,需要营养液的推动者,而且这一推动者要具有一定的力量。在鱼、蛇、蜥蜴、龟、蛙及其他具有心脏的动物中,都具有心房和心室,都是确切无疑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1〕,有血动物都有心脏,营养液在心脏推动力的强有力和迅速推动下流向很远的部位,不像低等动物中只有一个心房来驱动。动物体积越大,体温越高,越完美,其血液就越丰富,血液的温度越高,所含的元气越多;而且动物的体积大、密度高的话,便需要有一个体积大、强有力而且肌肉丰富的心脏,以便能够更有力、更迅速地驱动营养液。此外,由于更完善的动物需要更完善的营养,而且需要得到大量的热量,心使滋养品可以充分消化并且尽可能地完善,所以它们需要肺和第二个心室,这样迫使营养液流经肺和第二个心室。

    因此,每一个具有肺的动物其心脏都有两个心室,一个是右心室,另一个是左心室,只要有右心室,都会有左心室,但是反之却不尽然,有左心室的动物不一定都有右心室。我所称的左心室是指它具有明确的功能,不是指它所在的位置。左心室的功能主要是把血液传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而不仅仅传送到肺部。因此,左心室似乎成了心脏的基本部分,很明显地位于心脏的中间部分,构造很精细。心脏似乎是为左心室而形成的,而右心室只是辅佐左心室的,因为右心室并没有达到心尖,也不如左心室强健,右心室壁是左心室壁的三分之一,而且连接在左心室上(正像亚里士多德所说),不过右心室能力很大,不仅向左心室提供物质,而且向肺提供滋养品。

    应该指出,在胚胎中却不是这样,胚胎中还不存在两个心室的差别。两个心室就像合生的坚果,它们在各个方面几乎都一样,右心室尖达到左心室尖,心脏就像具有双尖的锥体。所以,正如上面所说,在胎儿中,血液并不经由肺从右心室流向左心室,而是通过椭圆孔和动脉血管,直接从大静脉流向主动脉,再流到全身。实际上,〔胎儿〕两个心室具有同样的功能,因为它们的构造是相同的。只有当肺可以行使其功能了,于是就需要上述通道闭合,两个心室的强度及其他方面的差异就开始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右心室只将血液输送到肺部,而左心室则将血液输送到全身。

    心脏中还有大量的柱状物,即肌肉束和纤维带,亚里士多德在它的《论呼吸》的第三册和《论动物的部分》中称之为神经。这些柱状物长短不同,有的显露,有的则包裹在心脏壁的沟中,有的单独存在,有时还凹陷下去。它们由细小的肌肉构成,辅助心脏,使之产生更有力更完善的收缩,帮助心脏将血液完全挤出。它们就像船上精心安置的绳索,当心脏收缩时,从各方面将心脏缠绕起来,这样能使心脏更有效更有力地从心室中挤出血液。显然,在有些动物的心脏中,这种柱状物很明显,有些则不明显。而且具有这种柱状物的动物,左心室比右心室有更多更强的柱状物,有些动物的心脏中左心室有这种柱状物,右心室则没有。在人类中,左心室比右心室有更多的肌肉束和带,心室比心房有更多的肌肉束和带;有的人的心脏中,心房没有肌肉束和带。在身材魁梧、肌肉丰富、身板硬朗的人,如乡下人当中,心脏中的肌肉束和带很多,而在身材瘦弱的人和妇女当中,心脏的肌肉束和带很少。

    在有些动物中,心脏的心室是光滑的,完全没有纤维和肌肉带,或类似的凹陷结构。比如在一些小鸟、鹧鸪、普通的家禽、蛇、蛙、龟和大多数鱼中,不存在腱索和纤维束,而且在心室中也不存在三尖瓣。

    有些动物的右心室内部是光滑的,但是在左心室中则有纤维带,如鹅、天鹅等大型的鸟类。原因正如上文所述:因为这些动物的肺呈海绵状,疏松而柔软,心脏无需太大的力量就可以将血液驱动到肺,所以右心室没有纤维带,即使有的话也很少很微弱,并不像肌肉那样强健。而左心室中的纤维带,则很有力,纤维带的数量很多,并且像肌肉那样强健,因为左心室中的血液要运输到全身,左心室需要强健。而这也正是为什么左心室位于心脏的中央,并且壁膜厚度和强度也要比右心室高三倍的原因。所以,所有动物,包括人类在内,凡是具有强壮的体格和远离心脏的大而有力的四肢的,必然就具备了一个厚实、强劲有力的中央器官。这是明显的,也是必然的。反之,体格柔弱的,心脏也就疏松柔软,而且心脏内的纤维很少或者没有。再看一下几个瓣膜的用途,它们所在的位置使血液一旦进入心脏的心室便绝不能回流,血液一旦被运输到肺动脉和大动脉也绝不能再流回心室。当瓣膜升起而结合时,便形成了一个三尖形,就像被蛭咬过的痕迹一样。这些瓣膜受到的力越大,它们就越加牢固地阻住血液回流的途径。三尖瓣就像门卫一样,位于进入大静脉和肺静脉的入口,以免血液受到心脏强有力的驱动时回流到静脉中。所以并不是所有动物都有三尖瓣,没有发现在所有动物中都有精细的三尖瓣结构,有些动物的三尖瓣很精细,有些动物的三尖瓣则很粗糙,不过只要受到心脏或大或小的驱动时,便会闭合。在左心室,为了关闭起来使左心室更有效更有力地搏动,只有两个瓣膜,形状如同僧帽,呈一长圆锥形,这样两个瓣膜可以相互自各自的中间部分结合起来。这一情况使亚里士多德错误地认为左心室是双室,是横向分开的。出于同样的原因,血液不能回流到肺静脉,这样左心室可以有力地驱动血液流至全身的大部分,以便营养这些部分。左心室的僧帽形瓣膜在体积和强度上都超过右心室的瓣膜,闭合得也更为紧密。因此,心脏必然有心室,因为心室才是血液的源泉和贮存所。大脑则不然,因为几乎所有的鸟类都没有脑室,鹅和天鹅更是如此,它们的脑几乎和兔脑的大小差不多,兔脑有脑室,鹅和天鹅的脑却没有脑室。同样,动物若只有一个心室,便会有一个悬挂的心房,柔软而膜质化,并且充满了血液,动物若有两个心室,便有两个心房。另一方面,有的动物有一个心房,却没有心室,或只有一个类似心房的囊,或者血管本身有的部分特别膨大,并且可以搏动,比如在大黄蜂、蜜蜂及其他昆虫中所看到的;我的实验表明,在这些昆虫的尾部不仅可以发现搏动现象,还可以发现呼吸现象,不过,当这些昆虫显然是受到风吹和需要大量空气时,尾部的伸长和收缩时快时慢。关于这些问题,在我们的《论呼吸》中有更多的论述。

    正如我曾经说过的那样,心房同样进行搏动、收缩,并把血液送到心室,所以,只要有心室,就必然有心房。心房的作用远不止像人们所普通认为的那样,只是血液的源泉和贮存所,那么难道心房的搏动没有什么作用吗?不,心房是血液的最初推动者,特别是右心房,它是“最先生最后死”的。心房把血液输入心室,心室通过不断地收缩,将已经流动的血液,迅速而有力地挤出心室,就像一位击球员若趁球回来时击出的话,远比随手扔出球更有力、击得更远。而且,与一般人的观点不同,因为心脏或其他什么东西,并不可以通过自身的张开或扩展,在张开时将物质吸入到其中的凹陷处,只有海绵,受到压紧后,又可以恢复其原来状态。但是在动物中,所有局部的运动都来源于某些部分的收缩。结果,正如我已表明的那样,通过心房的收缩,血液流入到心室,在心室中,通过心室的收缩,血液被挤出并散布全身。在动物的局部运动中,具有运动能力的动物(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述〔2〕)运动器在每一次运动中是如何收缩的,υ∈,这个词是如何演变成υ∈,nuto,contraho的,为什么亚里士多德了解肌肉,却并非轻率地把动物中的所有运动归因于神经,或归因于可收缩的成分,因而将心脏中的纤维带也称作神经,对于所有这些问题,如果我们有目的地按照我的观点去专门证明动物运动器官的运动,我相信可以解释明白。

    我们还是继续我们正在讨论的问题,即心房在向心室充满血液中的作用。我们可以设想,心脏越是致密紧厚,心脏的壁膜也就越厚实,心房的肌肉也就越多越强健,也就会越有力地向心室中充入血液,反之亦然。事实确实如此,有些动物的心房就像是一个血囊,是包裹着血液的薄膜,比如鱼就是以囊代替了心房,囊的膜很薄,容纳的血量很大,好像悬浮在心脏上一样。有些鱼的囊比较强健,如鲤鱼、白鱼、沙丁鱼等,像肺一样强健。

    在一些体格壮实的人当中,心房非常结实,有明显的带和交错的纤维,似乎和其他人的心室一样,我必须承认我很惊奇在不同的人当中发现这种差异和奇怪的现象。应该指出的是,胎儿的心房大得不成比例,因为在心脏成形之前,心房就已经存在了,心房一经形成便行使其功能,而且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心房发挥了整个心脏所发挥的作用。但是我所发现的胎儿的形成,就像上文指出的那样(而且亚里士多德通过研究孵化的卵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有助于了解这一问题。当胎儿还像蠕虫那样柔软时,即像一般人所说的还处于初期时,只有一个血点或者可以搏动的囊,显然属于脐静脉的一段,由始端或末端膨大而形成。随着发育,当胎儿外形已经显现出来,身体开始变得致密时,这个囊已经变得更强健有力,而且所在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分成为两个心房,在心房的上部开始形成心脏,这时的心脏还没有功能。随着胎儿的进一步发育,当其骨骼可以与其软组织区分开来并且可以运动时,心脏也开始跳动,而且正如我说过的那样,通过心室将血液从大静脉送到动脉。

    所以造物主是神圣的,绝不做无用的事,不会在不需要心脏时造就一个心脏,不会在心脏的功能成为必需的之前产生出心脏。但是在各种动物的同一发育阶段,即开始形成各个部分时,比如说卵、蛆、胎儿,每一部分都要求是完善的。从大量有关胎儿形成的观察中就可以证实这一点。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希波克拉底在他的《骨肉论》(De Corde)中将心脏看作骨肉,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心脏与肌肉的作用相同,功能相同,即收缩和运动,不过是心脏运送血液。

    此外,依照大多数的肌肉状况,我们可以从心脏肌肉纤维的位置及其一般的结构推断心脏的活动和作用。所有解剖学家都赞同盖仑的观点,心脏是由纵横交叉的纤维构成的。但是用高温加热心脏,心脏的纤维看起来就不同了,心脏壁膜中的纤维都是卷曲的,如同环状肌一样。这些纤维成柱状,纵向伸展,并且斜着拉长,这样全部纤维同时收缩时,圆锥尖由这个纤维柱拉向基部,四周的间壁作环形收缩成球状,总之,是整个心脏进行收缩,而且心室也变得狭窄。因而会发现,这个器官的活动显然就是收缩,它的功能就是将血液挤到动脉中。

    我们不会不同意亚里士多德关于心脏重要性的看法,我们不会探讨心脏的感觉和运动是否来自脑,心脏是否从肝脏得到血液,心脏是否是血管和血液的起源,以及其他类似的观点。那些赞同这些假说而反对亚里士多德的人,忽视或者没有正确地理解主要的论据,即心脏是最先存在的,在大脑或肝脏存在之前,心脏就有了血液、生命、感觉和运动,或者在其他部分能够表现其功能之前,心脏的功能就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心脏成了完备的运动器官后,像是一种内在的生物,先于身体的其他部分而存在。心脏是最先生成的,造物主使之形成、营养、保存,并促使整个动物体完全形成。心脏成为工作和居住的场所,就像是一个王国中的君主,拥有主要的至高无上的权威,统治王国中的其他成员。心脏是源头和基础,其他部分的能力都来自心脏,动物体中的任何能力都依赖于心脏。

    许多来自动脉的事实可以进一步说明证实这一真理。为什么肺静脉不搏动,它也是一种动脉?或者为什么肺动脉搏动?因为动脉的搏动来自于血液的冲击。为什么动脉的外膜在厚度和强度上与静脉膜极不相同?因为动脉要经受心脏跳动的振动和血液的冲击。所以,完美的造物主不会无的放矢,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做得很美满。我们发现越是接近心脏的动脉,其结构与静脉结构的差别就越大。接近心脏的动脉更强韧,而在身体的端点,如脚和手、大脑、肠间膜、睾丸等处,两种血管相似,用肉眼无法区分。而这正是由于下列非常充分的理由:血管离心脏越远,受到因心脏跳动而产生的冲击力就越小,因为随着距离的延长,这种冲击力也就消失了。此外,心脏的搏动挤出大量的血液,这些血液必然充满了动脉的干枝和分枝,血液随动脉的细分而分流,越分越少,所以动脉的最细部分类似静脉,不仅构造相同,而且功能相同;它们都没有明显的搏动,或者很少表现出搏动,除非心脏跳动得异常剧烈,或者在细小血管的比其他血管膨大的部分外,绝对没有搏动。所以,我们有时在牙齿中、肿大的瘤子中以及手指中,可以发现血管的搏动,有时则发现没有血管的搏动。因此,从这一简单的例子我可以确信,脉搏自然迅速的青年,在患热病时是疲劳的;因而,对于年轻而体弱的人,在其热病发作时,按压其手指,我很容易发现手指中有搏动现象。另一方面,当心脏跳动缓弱时,例如当人们处于呼吸急促而昏迷时,以及窒息、神经混乱,而且在体质衰弱奄奄一息的人当中,通常不仅在手指中,而且在手腕、甚至鬓角上都不能觉察到搏动。

    这里外科医生应该了解、在截肢、切除肿瘤和受伤时,血液有力地流出,血液不断地来自动脉,但也不是一下子冲出来的,因为小的动脉并不搏动,尤其在系上止血带时。

    同样,肺动脉不仅具有动脉的结构,而且像大动脉一样,与静脉的管壁厚薄相差很大。大动脉经受的来自左心室的强有力的冲击,远远大于肺动脉经受的来自右心室的冲击,肺动脉管壁与大动脉管壁相比的薄弱程度,相当于右心室壁与左心室壁相比的薄弱程度。同样,肺的结构与身体的肌肉及其他构造相比的柔弱松疏程度,相当于肺动脉分支的管壁与大动脉分支的管壁的差异程度。这些若干特征的比例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男子的肌肉越是发达有力,肌肉就越结实,心脏也就越强健、厚实、致密,纤维也越多。按同样的比例,心房和动脉也就越厚实、致密和强健。而且,另一方面,在那些心室平滑又没有瓣膜的动物中,心脏壁也是薄的,如鱼、蛇、鸟等许多动物,这些动物的动脉外壁与静脉外壁差别很小或者没有。

    此外,为什么肺部具有如此丰富的血管,包括动脉和静脉(因为肺血管的容量大于股部血管或颈部血管的容量),以及为什么肺血管中含有大量的血液(通过经验和目击检查我们知道了这一点,亚里士多德告诉过我们这一事实,而且为我们在因流血过多而死亡的动物尸体中的发现所证实),理由是因为心脏和肺是血液的最完备的源泉、贮存所及加工厂。为什么在解剖过程中,我们同样发现肺静脉和左心室中充满了与右心室和肺动脉中相同的黑色凝结血液,这是因为血液不停地从心室的一侧经过肺流入心室的另一侧。总之,肺动脉具有动脉构造,肺静脉具有静脉构造,事实上从功能和结构上看,肺动脉也是动脉,肺静脉也是静脉,这与通常的看法不同。为什么肺动脉具有很大的开口?这是因为肺动脉运输的血液远远地超出为了营养肺部所需的血液。

    对于解剖中记载的所有这些现象以及其他的现象,如果进行正确的评估,似乎清楚地说明并充分地证实了在这本书中所讨论的真理,而且同时可以推翻通常的见解,因为以其他方式很难解释我们所见的心脏和血管的构造及设置的目的。

    注释

    〔1〕《论动物的部分》,Ⅲ。

    〔2〕在《论精神》一书及其他论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