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文学 > 论语注释 > 问者不相亏

问者不相亏

推荐阅读: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中国哲学原论淮南子译注哲学概论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忍不住的新努力商君书译注鬼谷子译注沈从文哲思录孔子与儒家哲学

一秒记住【汇总文学 www.hz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原文】

    子入太庙①,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②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①太庙:太祖(开国之君)的庙。周公旦是鲁国的始封之君,所以,鲁国的太庙就是周公的庙。②鄹(zou)人之子:指孔子,鄹又作陬,地名,即《史记.孔子世家》所说的“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的“陬”,是孔子的出生地。鄹人则指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经做过鄹大夫,所以称为鄹人。

    【译文】

    孔子到了周公庙,每件事都要问一问。有人便说:“谁说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呢?到了周公庙,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听说后说道:“这正是礼啊。”

    【读解】

    俗话说,问者不相亏。

    谦虚好学,不耻下问,这既是礼的精神,也是做人的学问。

    孔子不仅要求学生这样做,而且自己也身体力行,做出表率,这大概也是圣人风范的体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