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文学 > 论语注释 >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推荐阅读: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中国哲学原论淮南子译注哲学概论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忍不住的新努力商君书译注鬼谷子译注沈从文哲思录孔子与儒家哲学

一秒记住【汇总文学 www.hz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原文】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①。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人道则见②,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

    ①善道:正确的学说,引申为真理。②见:同“现”。

    【译文】

    孔子说:“坚定信念,勤奋学习,坚持真理至死不渝。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动乱的国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实现抱负,天下政治黑暗就隐退。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却贫贱,这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却富贵,也是耻辱。”

    【读解】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实际上还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述而》)只不过联系到学与守,贫贱与富贵作了更深入的阐发,使之具有更为坚实的基础和更为广阔的境界罢了。

    说来也是,朗朗乾坤,太平盛世,人人奔小康,求大同,你怎么会贫且贱呢?敢情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罢了。

    相反,政治黑暗,世道昏乱,打砸抢抄抓害得人人自危,个个不安.你却大富大贵,不是一个吃黑钱、发横财的暴发户才怪。

    在正人君子看来,以上两种情况都是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