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文学 > 论语注释 > 民之于仁,甚于水火

民之于仁,甚于水火

推荐阅读: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中国哲学原论淮南子译注哲学概论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忍不住的新努力商君书译注鬼谷子译注沈从文哲思录孔子与儒家哲学

一秒记住【汇总文学 www.hz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原文】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文】

    孔子说:“老百姓对于仁的需要超过了对于水与火的需要。水与火,我还看见因跳进去而死了的,却从没有看见过因实践仁德而死了的。”

    【读解】

    水与火满足的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仁却满足的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换句话说,水与火满足的是人的动物本能或人的自然属性,而仁却满足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超出动物本能的部分,亦即其社会属性。当然,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二者也不可作完全割裂的划分,这是不言而喻的。

    就强调人的精神需求,人的社会属性方面而言,的确可以说老百姓对仁的需求超过了对水与火的需求。何况,水与火虽然是人类的基本生活离不开的东西,但火还时常对人类造成危害,不那么友好,甚至当你不小心落入水里或火之中时,还会要了你的命.而仁却绝不会危害人类,不会要谁的命。至于说到“杀身成仁”,那也不是“仁”本身杀人,而为了“仁”而自愿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不能归罪于仁本身。

    所以,仁是人类真正的朋友,也是老百姓的精神支柱。